为促进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12月4日,由bat在线官方网站、亚太研究中心、社会科学处举办的第1097期社科大讲坛于长清湖校区树惠堂第一报告厅开讲。本次社科大讲坛特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奉林先生担任主讲嘉宾,作了题为《日本的丝绸之路研究:成就、趋势及其启示》的学术报告。公司亚太研究中心主任、bat在线官方网站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立祥教授担任主持人和评议人,亚太研究中心副主任、bat在线官方网站杨蕾副教授出席并作结尾致辞。300余名师生聆听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陈教授就深刻指出,丝绸之路问题本质上是东西交流问题。继之,陈教授从三个维度就日本的海上丝绸之路研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和评介。首先,陈教授对日本的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成就”进行了系统梳理。他指出,百余年来日本学者不但首先提出了“海上丝绸之路”这一重要概念,并逐步推广至全世界,而且对海上丝绸之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并通过列举名人名作,向听众展示了日本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丰富成果即成就:一是,东西方文明交流进入了成熟与大规模总结阶段;二是,日本学者构建起缜密开阔的海上丝绸之路知识体系,从中不难看出受到乾嘉学派和西方史学考证研究方法的双重影响;三是,日本学者学以致用,即从历史遗产中找寻社会进步力量的治史理念得到贯彻;四是,日本学者使用东方本土资源和东方史观开展研究,涉及内容极其广泛,东方史观对史料的理解和分析强于西方,而西式研究方法的多角度和多层次剖析则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学术新格局。
其次,陈教授对日本的海上丝绸之路研究“趋势”进行了准确把脉。一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比以前要丰富得多,体裁更加多样化,学院气减少;二是,战后日本的丝绸之路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根据社会需要展开社会科学研究;三是,日本学者完成了向大众普及历史、宣传历史的任务,发挥了史学的社会功能。
再次,陈教授指出了日本的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带给我们的“启示”。一是,学术研究必须关注社会生产和生活,即学术研究应该也能够提供深层次的社会发展动力;二是,日本学者的丝绸之路研究有着不同于欧美学者的独特观察,值得学习和借鉴;三是,日本学者的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强调世界交往的意义,极具启迪意义。
最后,陈教授从日本的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得出几个基本结论。一是,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必须重视“实证研究”;必须贯彻“学以致用”精神;必须发挥史学借鉴功能、必须古今结合与东西贯通。
点评阶段,孙立祥教授指出,陈奉林教授围绕国内学术界少有问津的“日本的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问题,做了一场有高度、有深度、高屋建瓴、信息量极大和极富启迪意义的精彩学术报告。这场报告不仅对员工尤其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如何开展学术研究具有指导意义,而且为国内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水平的提升指明了方向。此外,孙老师还高度评价和肯定了陈教授在“东方外交史”团队建设方面的奠基之功,并对其为公司亚太研究中心和世界史团队建设所提供的宝贵支持表示由衷的谢意。杨蕾副教授对陈奉林教授史学知识之渊博和治学态度之谨慎给予了高度赞扬,并鼓励同学们向陈教授学习,勤学多思,积极探索历史学的奥秘。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本次讲座不但让同学们充分了解了日本学者的治史经验和中日两国学者在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上的差距,而且对提升同学们的科研能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陈奉林,1985年获辽宁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1992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2002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先后应邀赴早稻田大学、京都大学等日本著名学府做高级访问学者或客座研究员。曾长期任教于外交学院,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东北亚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委员,中国日本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朝鲜史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日本史、东亚史、东方外交史研究,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成果丰硕,造诣高深,学养深厚。
审稿人:孙立祥 衣晓杰